作者:劉靜 陳維松 時間:2021-01-27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過,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讓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成為社會有用之才,是扶貧開發中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由此看來,教育扶貧的意義不止于扶貧,更在于為國家培養更具技術底蘊的人才。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隸屬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之一,是全國唯一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也是甘肅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因受自然條件及地理條件的限制,造就了這里“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臨夏脫貧看東鄉”的說法。
在東鄉,一道道梁峁溝壑遲滯了與外界的溝通,也阻隔了大山深處學子們的青春與夢想,讀書成了學子們走出大山唯一的希望。15歲的東鄉族女孩馬靜(化名),就是這個深度貧困地區的一個縮影。
一所改變貧困生活唯一道路的學校
馬靜的父親常年奔走在全國各地的建筑工地,其打工收入是家庭的唯一經濟來源。母親在家里帶著五個孩子,包括馬靜和她的三個妹妹一個弟弟。“我的兩個妹妹分別在讀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個妹妹在讀村里的幼兒園,還有一個兩歲的弟弟在家里。”馬靜說。
如果不是因為家境困難,馬靜現在應該在高一的課堂里。她喜歡讀書,中考成績是505分,在班里排第二名。她這個成績很優秀,足夠上臨夏州里最好的高中。
她說,“本來想上高中考大學,可是家里弟弟妹妹多,學習都挺好,家里條件供不上了,老師跟同學們也都勸過我,但我覺得國強學校更適合我們家的情況。”馬靜的語氣堅定且明確。對于她來說,能繼續讀書還能學技能是改變貧困生活的唯一道路。
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建在東鄉族自治縣達板鎮的洮河岸邊,背靠鳳凰山,意喻著“山溝里出鳳凰”。馬靜家住在董嶺鄉祁家村,從家到學校,她要翻山越嶺花兩個半小時時間,前后要換四趟車。
剛來到校門口報到的馬靜,第一感覺是疲憊不堪。但進到學校后,她感覺眼前一亮。寬敞明亮的教室、設施齊全的實驗室、溫馨干凈的宿舍,這里的一切讓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未來的三年時間,馬靜將在學校學習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這也是國強職校首屆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中入學分數最高的學生。
雖然沒能去到自己向往的高中,但懂事的馬靜覺得自己很幸運。“這里每天三餐全免,住宿不花錢,還能報銷回家的費用。學校不但不收費,每月我還能領到60元錢,沒有任何經濟負擔。”馬靜說。
學以致用,回饋家鄉
在采訪中,馬靜的班主任景瑜昌告訴記者,國強學校與其他普通職業學校不同,非營利慈善性質學校更應該大力開展德育教育。像馬靜這樣的孩子有機會去發達地方,體驗先進的飯店運營與管理經驗,學以致用,再回來幫助家鄉作出切實改變,便是馬靜來到這里的目標。
這所學校由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資3億元創建,是一所全免費、純慈善的中等職業學校。學校堅持教育脫貧的追求,對貧困家庭學生免除一切費用,結合產業發展實施“德才兼備、一人成才、全家脫貧”的培養目標,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掌握安身立命的就業技能。
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姜虹告訴記者,現在東鄉人外出打工,大都是在建筑工地搬磚、在生產流水線作業和做保潔等工作,而有一門專業技術技能的人少。
“我們要改變的就是這種只靠苦力賺錢的現象。學校有教職工73人,其中同時擁有企業工作經驗與教學工作經驗的“雙師型”教師21人,占教師總數的50%。”姜虹說。
在姜虹看來,學校能在指導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實踐經驗,讓孩子們因材施教,真正學有所用,掌握一技之長,幫助他們自力更生,也是我國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
“就像一句老話說的,進山的時候一定要把出山的路想好。孩子們來的目標性很強,除了馬靜學的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學校還有建筑工程施工、汽車美容與裝潢、物業管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和會計五個專業。通過學習專業知識和進行技能實操,畢業后馬上能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目標,從而走出大山,改變自己的一生。”姜虹說。
提到最后一句話,姜虹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縫。作為從事教育行業多年的工作者,姜虹堅信國強職校的開辦,能夠讓更多孩子走出東鄉、走出大山,改變命運,這是他最大的夢想。
走出大山,改變命運,同樣也是東鄉族女孩馬靜的夢想。
在最后的采訪中,馬靜告訴記者,自己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她曾隨著打工漂泊的父親去過青海西寧,待了一個暑假。這也是她唯一的一次離開東鄉的經歷,雖然短暫,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最向往的地方是廣東,雖然只在課堂里了解過那里的模樣。期待走出山溝的她,期望自己能成為“飛出山溝的鳳凰”。(文/劉靜 攝/陳維松 中國故事工作室出品)
結語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是碧桂園集團及其創始人楊國強開啟28年扶貧之路的初衷。
早在1997年,楊國強就設立了100萬的“仲明大學生助學金”,用于資助廣東省20所高校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隨后,楊國強把公益慈善的重點聚焦在扶貧和教育上,先后創辦國華紀念中學、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臨夏國強職院技術學校三所慈善免費學校,幫助學子升學“深造”就業。自公司成立以來為全社會捐款累計超67億元。
扶貧之路終有盡頭,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正如楊國強所說,“希望盡我所能,去幫助更多的人擺脫貧困,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